一、强调蛀牙的危害
龋齿(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龋齿发生后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一旦细菌在牙齿表面打开一个突破口,它就会迅速向牙齿深层扩展,进一步破坏牙体硬组织,进而导致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等疾病。
儿童患龋病后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地发展为根尖周炎,引起下方的恒牙发育不良。如果乳牙因龋坏早失,则会影响恒牙萌出,引起恒牙排列顺序紊乱,导致牙颌畸形。
患上龋齿后会因患牙痛、牙缺失等问题,无法咀嚼较硬较韧的食物,干扰正常饮食,出现偏食挑食等问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长此以往导致营养不良。
二、介绍预防蛀牙的方法
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食糖用量,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
食物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餐后漱口,早晚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晚上刷牙后不再进食。
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保持口腔卫生。
对于儿童,家长应监督和指导其刷牙,确保刷牙效果。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问题。
关注口腔发出的警示信号,如牙齿上的黑点、牙齿冷热敏感、刷牙时牙龈出血等,及时就医。
采取专业防龋措施:
*局部用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涂氟,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窝沟封闭:对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三、传播正确的口腔健康理念
强调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管理,从胎儿期开始关注口腔健康。
提倡科学喂养,防止乳牙龋坏。
增强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提高防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