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中心幼儿园:巧用多元评价,激活幼儿成长

作者:韦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1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近日,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中班级部开展了围绕“巧用多元评价,激活幼儿成长”的话题进行幼儿一日生活中多元评价策略的研讨活动。

一、问题导入,初解读

活动开始前,教师们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背景和目标展开讨论,总结并提炼出了本次主题的核心话题:“幼儿评价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评价?”、“如何进行幼儿评价呢?”老师们带着问题展开研讨,经过初步的讨论总结,教师们明确了幼儿评价是一个让幼儿成长看的见的过程,它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处不在。对教师来说评价的价值不仅仅是发现,更是支持,对幼儿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分组研讨,启思维

在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后,教师们也对如何进行幼儿评价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前期的翻阅书籍、查阅资料,老师们共同将多元化聚焦在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结果呈现多元化三个方面,经过老师们的分组研讨,对多元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幼儿园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每个评价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有了他们的参与,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入。

2.评价方法多元化

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表格记录法、故事评价法、量化评价法等是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教师们通过class评估系统、“3.1”幼儿发展评价、智能化的评价方法向大家分享了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相信借助这些先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理念能让教师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幼儿,让教师们明确了评价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3.评价结果呈现多元化

教师采用投屏方式介绍评价结果呈现多元化,紧密结合日常工作,搜集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向大家展现了通过数字化平台、书面记录和个性化反馈的呈现方式,能够让教育评价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单一化转为多元。

三、回顾总结,引共鸣

评价的多元从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元和评价结果呈现多元三个维度展开,在评价主体多元化中,教师们站在儿童视角,形成了以教师,幼儿、家长和让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中,教师们除了日常正在使用的评价方法外,还发现了量化评价法、综合式评价法和智能化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结果呈现中,教师们结合各班的个性化评价材料总结出了数字化平台、书面记录和个性化反馈的结果呈现。

有效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不同的种子需要不同的生长条件,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始终站在儿童视角,巧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让幼儿评价从“评判”走向“理解”,从“表面”走向“内心”,从“单一”走向“多元”,相信在基于原本实际展开的教研活动中,洛幼的老师们都能做一位懂评价、善评价的教师。


撰稿:韦洁  审核:顾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