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与人交往、合作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指出:“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大的乐趣。”作为孩子来讲,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游戏中长大是他们的本性,所以说,游戏的形式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开展角色游戏是提高孩子兴趣和积极性的捷径。然而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不同,游戏中会出现争吵、矛盾等等问题,为避免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进行必要的角色游戏活动,教师应予以指导,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目的。本文针对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培养的重要性、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序言
情景一:我们班的特色游戏是“果果烧烤店”。这一次,刘雨菲和尤子衿选择了果果烧烤店游戏,她们两一起分工好,刘雨菲做烧烤厨师,尤子衿负责点菜和收银。游戏中,开始两个孩子都很投入,当制作羊肉串的刘雨菲去喝水时,尤子衿立刻拿起制作羊肉串的材料。刘雨菲一见自己的东西在尤子衿手中,立刻去抢,尤子衿不松手,并示意刘雨菲去收银、点菜,刘雨菲不同意,坚持做厨师,她说:“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两人争执不下,谁都不让谁。
情景二:“理发店”的游戏也是进行角色游戏的重点节目。游戏开始,“理发店”里来了几个小朋友,后来就剩下三个幼儿员工,他们开始各玩各的,没有合作的意向,彼此捣弄着理发材料,这时老师敲门,走进了理发店,说:“请问,可以洗头吗?”三个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可以洗头!”纷纷迎接老师就坐。韩雅晴围围兜,郑子妍则热情的问候:“老师,你要按摩吗?”“好的。”她立刻用她的小手在我身上敲敲打打,敲打完以后,韩雅晴小朋友开始来摆弄我的头发了,她先是问:“朱老师,你需要什么样的发型,你选择一个吧。”她指着墙面上贴着的发型图,我随手指了个小辫子的造型,三个女孩子带劲的开始工作了,郑子妍负责找材料,韩雅晴和潘慧萍负责帮我弄头发,一开始三个人分工合作还行,可是不一会儿,韩雅晴说郑子妍找的夹子不对,然后自己去找了,然后三个人因为材料问题争执起来,把我晾在了一边。
以上情景每天都在角色游戏中都会多多少少的出现,都反映出了孩子在游戏交往中因为合作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一、幼儿合作的现状
幼儿之间互相配合达到一定目的被称为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是现代教育的焦点,是社会发展的所需,所以,对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孩子缺少合作意识
如今,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生活轨迹相似,社会发展,生活富裕,人与人的沟通却不尽人意,孩子也乏合作意识。家长们因为生活的压力,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更没有耐心陪孩子玩,与孩子沟通。加之,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孩子都是自己摆弄玩具玩,合作做游戏没有伙伴,与别的小朋友沟通合作更是难事。
2.孩子不愿意合作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长辈们无原则的宠爱,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无理取闹是他们的强项,对于他们的要求,长辈尽力满足更加助长了他们的自我意识。
3.孩子不知道怎么合作
一些幼儿有合作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合作。自我的意识有利有弊,自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虽然如此,但由于幼儿缺乏社会经验,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角色游戏,其活动人群是幼儿们,其目的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为主,具体做法是让孩子进入角色,进行游戏,并体现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游戏,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观察角色游戏中的幼儿,他们热情极高,思维活跃,对活动的热心超乎想象力,他们不但能利用一些社会生活经验,还能加入自己的设想,积极地参与游戏。这样的游戏,不仅传递了知识能量,也锻造了孩子们的品质,提升了孩子们的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
1.角色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老师和幼儿为游戏能顺利,会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游戏内容的确定,角色分配问题、游戏规则、游戏材料等等。游戏前老师要详细讲授游戏规则,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以避免游戏中发生冲突。游戏中,只要没有大的冲突,老师都不予制止。游戏结束,让孩子们谈论对活动的满意度。譬如在美食城中,每家餐厅都需要孩子自行决定谁做厨师,谁做服务员,在美发屋中,谁负责洗头,谁负责理发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角色游戏重点在于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培养团队意识是此游戏的重中之重。
2.角色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合作行为。
幼儿期的儿童还是一张白纸,合作习惯在他们脑海中没有一点痕迹,有的孩子领悟快,有的比较慢,对于游戏中的违规行为,有的幼儿会不能容忍。譬如情景一中原先是刘雨菲做厨师,尤子衿负责点菜和收银,但是由于尤子衿小朋友的“违规”,占着厨师的位子不放,导致刘雨菲提出抗议,游戏进行不下去。最后尤子衿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回到原来的位置,游戏继续进行。在兴趣中培养幼儿好的习惯,在相互监督中成长,是游戏成功的标志。
3.角色游戏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自控能力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家庭生活是幼儿的第一教室,家长对幼儿行为约束较多,幼儿的自我约束意识会得到培养。角色游戏不同于家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所谓角色游戏,角色有定位,有一定的职责范围。正如情景二中反应的情况一样,理发屋内韩雅晴、郑子妍、潘慧萍这几个孩子由于对于自己职责不明确,做了别人的事,导致游戏一度进行不下。为保证游戏质量,游戏中,其他人要围绕主角进行游戏。要想取得游戏成功,需要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投入游戏,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孩子,老师要予以表扬,幼儿会感受到因克制和合作带来的欢乐,是幼儿走向社会的基础,自我控制有利于其的身心发展。
4.角色游戏助于唤起幼儿的自我意识。
角色游戏中,角色的定位及游戏的成功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也能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养成,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与人沟通,精诚合作,树立团队精神是游戏的优势所在。
既然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益处多多,但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产生问题和矛盾时,我们教师应该怎样来解决。
三、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策略
1.为幼儿做合作的榜样
众所周知,幼儿园与小学不同,幼儿园的老师相对比较辛苦,照顾幼儿的饮食生活是其一,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和好的生活习惯,开发幼儿的智力,养成其探索自然的兴趣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幼儿园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老师间互相帮助,无形中给孩子提供了好的学习机会,是其树立合作意识的奠基。
2. 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合作
布鲁纳指出现代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师生合作是现代教育的新特征。教师与幼儿做朋友,诚恳的对话,一起游戏,构建一种家人朋友的密切关系,轻松和谐的进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好的习惯,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譬如有的时候美发屋里没有顾客的时候,我会适时地进入,当顾客享受孩子们提供的服务,从这样的行为中增进了孩子们和我的距离,也让孩子们更喜欢到美发屋做理发师。
3.关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
独生子家庭的孩子需要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玩具和机器人取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是每个幼儿开心的事情,幼儿园是幼儿的合作平台,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扮演自己心仪的角色,在游戏中改善错误,在老师和小朋友的支持下进步,并在游戏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4. 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需要层次”是马斯洛的独特见解,所有的成长都需要层次。需要是成人和孩子共有的心理行为。角色游戏中能满足幼儿的合作需要,并在交往对象的认可中得到满足,这就是成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教师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时,幼儿的合作潜能会得到极大地发挥,对合作行为更为关注,提高了合作意识,奠定了其以后的人生道路。
结语
角色游戏的进行,幼儿间的互动,合作,开拓了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调研证明,幼儿期是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黄金期,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努力,一起实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霍海玲.角色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52-53.
[2]黄洁如.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