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通过游戏的方法,记忆手指的名称。
3.产生认识自己手指的兴趣,知道手有很大的用处,要保护手。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在大纸上蘸颜料印出手掌形状,并组成大树的样子。
2.手套一只,每个手指都装饰成娃娃脸。
3.在小班上学期学过歌曲《大拇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掌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二、观察认识手。
教师: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有几只小手?看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手上有手指、手心、手背、指甲、指关节等,观察感知手指的粗细和长短。
三、认识手指的名称。
1.戴上手套,边演示边介绍手指名称。
教师:我们是生活在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兄弟,我们的名字是不一样的。我最矮最粗,但我最能干,每个手指兄弟都需要我的帮助,所以他们叫我大拇指。我旁边的这个高一点的叫做食指。中间这个最高的叫中指。最瘦最小的这个是我们的小弟弟,叫小拇指。剩下这个不最粗,不最细,不最高的手指不好取名字,后来人们就叫它无名指。我们五个小兄弟天天都在一起,互相帮助。
2.游戏:手指兄弟比赛。
幼儿听教师说手指的名字,伸出相应的手指,看看谁的手指最能干。
3.教师随便伸出手指,让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
四、讨论:小手的用途。
1.教师:小手有什么用处?小手可以做什么?
2.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呢?
3.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有用,可以做许多的事。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小手,不玩玻璃、针、刀等尖利的东西,不玩火、不咬手指,天冷了戴手套并及时擦护手霜等。
五、音乐游戏:大拇指。
1.教师(出示大拇指):我们的手指还会玩捉迷藏游戏呢!这是谁?我们边唱边让大拇指来捉迷藏。
2.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歌曲《大拇指》。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绘画活动:将手放在白纸上,用记号笔画出手的外形,并组成大树状。也可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变变变的造型描画活动,如:变成小兔子形象,然后描画出来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日常活动:
——在饭前活动时,可教幼儿一些手指歌,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日常活动中,可带领幼儿玩拍手歌谣以及一些手指民间游戏。如:顶指顶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