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为介 乐享阅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媒”为介  乐享阅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被逐渐的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从青少年的多媒体教学到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培养,信息技术的深入也代表着现阶段对于学生的信息提取、筛选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阶段的阅读活动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信息技术运用到早期的阅读活动中,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信息提取及概括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早教;阅读能力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也能够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被运用到幼儿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引导者的教职员工就要做好信息技术的筛选,重视信息技术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做到灵活运用。

一、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概述

传统的早期阅读以图画读物为主,现在早期阅读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触摸书籍、听成人讲故事、自己复述故事、发表自己对故事的意见等很多行为,都属于阅读的范畴,因此只要是对幼儿学习阅读有帮助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理解成为阅读如今人们对早期阅读十分重视,早期阅读在不少人眼中是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但是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从而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日后正式的读写学习准备。

如今的早期阅读活动受到社会风气“早识字”、“早成才”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会展开超前的早期阅读教育,在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阅读学习”,却忽略了早期阅读对幼儿的真正的引导作用。早期阅读不仅能促进对幼儿对世界认知,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合适的时间合理的开展早教阅读能够帮助幼儿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

正确的早期阅读开展,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培养有重要的帮助等。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能尽情的展开想象力,通过与故事中主人公的共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父母与幼儿一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拉近父母与幼儿的关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二、信息技术对培养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当中,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们在看的过程中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之后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故事的复述,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故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孩子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断提高,为后续的学习生涯夯实了基础,后续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自身存在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若是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幼儿面对枯燥的课本知识很难保持专注力,容易出现溜号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考虑到了幼儿自身的成长特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利用音效、影像资料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利用音频让孩子了解动物的叫声,利用音乐引导幼儿感受课程氛围,利用视频让孩子看到日常生活不常看见的事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到课堂的内容当中。

(三)有利于开拓幼儿视野

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受限,在传统的阅读活动中,其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家庭,由于教师和家长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幼儿吸收到的信息是具有一定的限制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开拓视野,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当今社会的实时信息,虽然幼儿受自身知识储备量的影响,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吸收这些信息,但是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幼儿能够提升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世界。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实际运用

(一)改变传统阅读模式,开展全新阅读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我们要以我们自身的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以有声阅读为例,根据朱韵如在《互联网+有声阅读模式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一文的中数据显示,合理利用有声阅读的阅读模式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

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模式,在有声阅读的过程中,幼儿更有参与感。由于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通过有声阅读的阅读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并更有利于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3岁前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幼儿总是格外关注,类似手机这般智能产品十分容易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智能产品能发出的声音和形成的图片的多样性是纸质图书无法超越的,它带给幼儿更多的新鲜感。但是智能产品中早期阅读的材料多且杂,家长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精心挑选符合该幼儿的阅读内容。

(二)创新阅读素材,唤醒幼儿阅读兴趣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时,要结合幼儿形象思维,投其所好的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3]在传统的阅读活动当中,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较多,在孩子还不理解文字的时候,孩子通常只能认识图画中的形象,图画并不能完全的表达出情节,而且一部分阅读素材是比较出现的,幼儿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导致其认为阅读枯燥无味,丧失阅读兴趣。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下,教师可以将一部分难理解的内容运用动画等教学方式,将其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展现到幼儿的面前,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基于此,部分教师对幼儿的阅读教材进行了创新,选取更能刺激幼儿阅读细胞的相关阅读素材,将其融入到现实生活动中,并运用图文并茂、多媒体交互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打开新的知识领域。

(三)家长积极配合,推进信息技术使用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阅读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幼儿在学校的阅读内容、阅读进度以及阅读效果,更好的促进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阅读状态。

教师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学习情况反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家长配合教师后续的教学安排,让幼儿即使在家也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主动性。

(四)利用技术优势,提高幼儿阅读感受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帮助幼儿提升阅读感受[5]在传统的阅读活动当中,教师边读边讲,不仅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会出现教师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没有有效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幼儿的阅读吸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的运用技术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自己录制有声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等,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示范纠正自己的读音和阅读习惯等。

结束语: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基于信息技术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积极作用,教师若是能灵活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不仅有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有利于幼儿整体思维逻辑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