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的音符 唱响的旋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7日

跳动的音符唱响的旋律

摘要:幼儿园歌唱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幼儿歌唱是用声音、音乐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通过歌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歌曲的美及所带来的教育价值。幼儿通过跳动的音符,唱响出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表达出他们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样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歌唱、音乐教育、艺术表现

幼儿园歌唱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幼儿歌唱是用声音、音乐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通过歌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歌曲的美及所带来的教育价值。歌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它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活跃思想 、完善品格、锻炼身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多种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在歌唱中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幼儿歌唱不同于其它歌唱,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歌唱时培养学前儿童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幼儿通过跳动的音符,唱响出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样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几年的幼儿歌唱教学让我有了不一般的体验与感触。

一、选材的有趣,歌曲的形象化。

学前儿童在歌唱时能受到内容美和曲调美的感染和熏陶,呼吸器官和发音器官能得到活动和锻炼心理活动过程能处于良好的开放调节状态等等;大家都知道,幼儿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要潜心构思操作活动,精心准备,尤其要做到教材趣味化,知识点的形象化,以激发幼儿大胆创新,教材内容也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歌唱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歌唱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体现一个“趣”字。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孩子学习歌唱积极性的基础,所选择的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这样才能让孩子爱唱歌,对歌唱产生兴趣。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在这时歌唱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使歌曲形象化。

二、灵活的教法,形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幼儿不会唱歌,还有的幼儿根本就不喜欢唱歌,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同时,幼儿园的唱歌教学内容平淡,形式单一,有时也不能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培养幼儿唱歌的基本技能,也不能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幼儿的歌唱启蒙教学,既是教学问题,又是艺术问题,运用多种方法传授歌唱技能是孩子学好歌唱的核心。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游戏活动法

孩子生来就是喜欢游戏的,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幼儿的学习,幼儿的创造,学习歌唱也不例外,以游戏为主要手段引导幼儿体验、想象,能唤起孩子唱歌的兴趣。如小班歌曲《猫捉老鼠》,这是一首幼儿能游戏的歌曲,歌曲短小精悍,歌词简短有趣:小小老鼠,跑来跑去,跑老跑去,找吃的东西;小小老鼠,现在吃米,现在吃米,现在吃完了;一只大猫,跑上来了,跑上来了,来抓老鼠了。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一下就记住歌词了,因为我告诉他们学会歌曲后我们要来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

2)故事记忆法

在日常歌曲教学中,特别是一首新歌,幼儿要有机会反复听才可以完全学会。教师可以播放录音,也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幼儿演唱。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对新歌产生初步的印象。 我在教幼儿歌唱时,一些歌词较长也比较难记的歌曲,可以先把歌唱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帮助幼儿理解歌唱内容,促使幼儿跳起歌唱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歌唱形象。运用故事串联法,既满足了孩子们天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又为我的教学带来了方便,一举两得。歌曲《森林里真热闹》教学中,我首先讲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故事,然后通过提问:“森林里举行了哪些运动会项目?猴子参加的是什么?跳高是谁参加的?老熊干什么?大象参加的什么项目?只有谁一个运动都不会?”这样孩子一下就能记清给内容,最后加上好听的旋律,整首歌曲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淋漓精致地表现出来了,以此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首歌曲我班的彭文琳小朋友还为此配上了肢体的动作在六一文艺演唱中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可见,唱歌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动作教学法

歌唱《数鸭蛋》:第一段湖边的大树下,摇摇摆摆走来一群鸭,他们扑通扑通跳下水不,快乐的在水里嬉戏;第二段,神气的鸭妈妈走来,在大树下生蛋,其他小鸭静静观察,第三段所有的鸭子们一起数鸭蛋,歌唱结束。 《数鸭蛋》这首歌曲曾经选择作为我们学校小班的早操,教师在引导幼儿做动作的基础上,没有特意让孩子学唱歌曲,几次动作学习下来,大多数幼儿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所以动作在引导幼儿学习歌唱活动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能帮助幼儿很好地记忆。

三、情感地投入,教学的风格化。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幼儿歌唱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可以从感情熏陶入手,激发学前儿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启发他们重新思考和体验已经熟悉的事物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要让孩子喜欢歌唱,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你——歌唱老师。每一个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严谨、有的风趣、有的活泼。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人们常说我们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烦恼和忧愁,尤其和孩子们的歌唱活动中表现出对歌唱的热爱,而又要把这种兴趣去感染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节歌唱课,我们总以一股激情,和幼儿在 一起唱啊、跳啊,用动听的歌声渲染给幼儿。反映出给歌唱世界的陶醉,把歌唱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常能逗的大家大笑。根据自身的特点,我认真的把握住自身的教学风格,在歌唱兴趣教学中始终以大孩子,大朋友的身份贴近每一个孩子。虽然以年过三十的我,但心境却仍停留在孩提时代,这样的教学风格对激发孩子学习歌唱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语言上做到生动、形象,尽量避免读白式歌词的讲解让幼儿记忆,用纯净而富有童真的语言感染孩子。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效果。在幼儿歌唱的教育中,要时常以表扬为主,幼儿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式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表扬,表扬会激发孩子的兴趣。

   幼儿歌唱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风格这,是帮助孩子孩子学好歌唱的重要环节,三者缺一不可。愿每一个爱歌唱的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步入歌唱圣殿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