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小不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教师表演,理解游戏规则。
2、学会正确发音:睡觉、起床.
3、对手指游戏感兴趣,乐意口手一致地表演游戏儿歌。
活动准备:
教师的五指上画有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手指儿歌,引起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手指游戏,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游戏儿歌的内容。例如:游戏的名字叫什么?五个小人叫什么名字?它们做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指儿歌《小不点》。先引导幼儿认一认五个手指小人,说出它们的名字。再带领幼儿念儿歌,重点练习发准:睡觉、起床、等子音。
3、交代游戏表演规则。
4、小不点睡觉的儿歌,要边念儿歌边将张开的物质逐一收回,最后,做睡觉的动作。
5、念小不点睡觉的儿歌,要边念儿歌边将握拳的手指逐一伸开,最后,张开双臂做起床的动作。
6、教师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小不点》。
教师面向全体幼儿让大家伸出五指,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最手指动作。
7、当幼儿熟悉后,可以让幼儿与同伴面对面,自主地进行儿歌表演活动,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孩子初步认识五指在儿歌中的名称,结合了这个儿歌更能凸显儿童化的特点,且儿歌短小活泼、语言单纯简明很容易被孩子接受,能让孩子体验手指游戏趣味性。我以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活动,第一个环节,我和孩子通过听音乐睡觉起床,引出“手指宝宝也要睡觉起床的”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手指捉迷藏的游戏环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在捉迷藏的游戏中认识五指,知道它们在儿歌中的名字,为学习儿歌做铺垫,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学习儿歌《小不点》,让幼儿对整首儿歌有个完整的感受,最后律动结束环节,先是让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学一学,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还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参与热情很高,自我感觉整个活动目标达程度还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