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童话)
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感知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母爱的温暖。
●尝试根据故事中游戏对话的方式,扮演角色和妈妈一起大胆地想象、创编。
●喜欢故事中的小兔子形象,积极参与“你变我变”的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兔妈妈和兔宝宝手偶。
●兔妈妈头巾和小兔子头饰等道具各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欣赏故事《逃家小兔》。
——教师:小朋友,你想离家出走吗?你离开家妈妈会怎样呢?
——教师:有一只小兔子,想离家出走,他的妈妈会怎样做呢?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逃家小兔》。
——教师出示兔妈妈和小兔子手偶,演示并讲述故事《逃家小兔》。
●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小兔子想逃家,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子?
——教师:小兔子要变成什么?妈妈又要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答,也可以请一、两位妈妈回答)。
●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幼儿表情地讲述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引导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兔子离家逃跑,他想变成什么逃走?
——教师:妈妈又变成什么追上小兔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变?(可以请小朋友的妈妈回答)
——教师:最后,小兔子还想逃跑吗?为什么?
●扮演角色,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和自己的妈妈一起表演。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的妈妈扮演兔妈妈,如果小朋友扮演小兔子,你想变什么?
——教师介绍表演方式:小朋友扮演小兔子,讲述“我变成××” ;妈妈扮演兔妈妈,接着小兔子的话,说“你要是变成××,我就变成××”。例如:“小兔子”说:“我变成小马逃走”;“兔妈妈”说:“你要是变成小马,我就变成套马的绳子套住你。”……
——请多对母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对话表演,感知母子间的温情。
●游戏活动:你变我变。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将幼儿从中间分开,变成两组,一组为:小兔子组,戴上头饰;另一组为:兔妈妈组,穿戴相应的道具。先请小兔子组的一位小朋友“小兔子”,边表演边跑到前面走动,例如:“我变成小鱼游走”,模仿小鱼游,然后,请兔妈妈组的一位小朋友,表演并跑向“小兔子”,说:“我变成捕鱼的人,捉住你。”“小兔子”赶紧跑回自己的座位。如此这般,小兔子离开座位来到前面表演讲述,兔妈妈又针对地表演讲述并追赶小兔子。
——开展《你变我变》游戏若干遍。
附故事:
逃家小兔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文 黄遒毓 译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小兔说。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樽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小兔说。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小兔说。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的。”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了我,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小兔说。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