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师幼互动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在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方面双方相互影响的过程。师幼互动的有效和谐与否,体现了幼儿园保教目标实现状况。教师与幼儿为师幼互动行为的两个主体,两主体都可以启动互动行为,居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由此,下面便谈谈教师与幼儿是如何互动的以及互动的意义。)
关键词:师幼互动 促进发展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使幼儿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进行学习的权利,同样老师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在与幼儿的相互交流中,使自己能更加走近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情感,促使对幼儿研究更加真实、自然。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双方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发展。那么师幼间如何来进行有效的互动呢?以及师幼互动的意义何在呢?下面我就这两点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1)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 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所以说,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理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品味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表现美。
(2)创造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促进幼儿发展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如果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只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根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的基本想法都无法表达,那也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互动。因此,要想进行积极的互动就要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同时,教师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就应该懂得聆听童声,透视童真,学习与幼儿对话、合作、共同学习,并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和活动材料,让幼儿去自由地表现与表达,去主动地建构知识和人格。如:活动《不一样的表情》,活动前,教师请幼儿协助收集了许多材料,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大胆选择材料,制作不一样的表情的脸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请教师欣赏自己做的可爱的娃娃脸谱,有的告诉教师自己的娃娃在玩游戏开心地笑了……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活跃,幼儿通过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向教师表达,教师则注重观察幼儿与同伴间的互动,捕捉来自幼儿身上的最新信息,以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
(3)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构成了幼儿基本的生活场所,教师应积极地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幼儿、教师、家长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并且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
家园互动,重要的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及所需点。但是只是靠入园或离园时的三言两语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放开,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和教师中间,才能真正感受到幼儿的生活情况。为了进一步搞好家园互动,我们发动家长与孩子共建自然角,给家长、幼儿、教师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先与家长联系好,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制作西瓜灯,天平等,周一带来园。当幼儿品尝到自己制作好的作品时,明显感觉到他们脸上带有一种自豪感。再由老师、幼儿一起摆设自然角。孩子再回家向父母介绍相关情况。教师把每阶段的计划反馈给家长,以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样,在自然欢快的气氛中,教师和家长不但沟通了感情,而且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环境,以便于进一步的师幼互动。
瑞吉欧的教学认为早期教育应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它包括儿童、教师、家长和社区各方面,要重视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正如马拉古兹说:我们不再认为儿童是孤立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不仅看到儿童与物体的互动,不仅要强调认知,同时不能忽视儿童的情感,不能忽视那些似乎没有什么逻辑的情感领域的作用,我们认为儿童是富于潜能的,是与成人和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 师幼互动的意义
(1) 师幼互动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通过活动过程中的师幼互动,教师能及时且准确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更好的制定、调整教育目标,同时、从中不断发现幼教育价值的新课题,发动幼儿一起研究、探讨,一起寻求答案。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幼儿能感到自己幼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而“动”,可以随时求助。幼儿对某事物兴趣正浓,且碰到困难无法解决之时,正是他们最渴望帮助之时。此时,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情形在师幼互动中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我们说。师幼互动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 师幼互动有利于师幼关系的建立
传统的灌输法是教师将自己所制定的计划内容无条件的灌输给幼儿,幼儿没有多少表达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的机会,因而丧失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己主动创造的能力。而通过活动过程中的师幼积极互动,师幼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双向交流的平等同伴关系。而由于教师从中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感受与需要,当幼儿渴望得到帮助时,又能以“智者”的身份,以启发、提问等方式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体验,因此教师在幼儿中的威信能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也会让幼儿感受到心理的安全,因此幼儿也会大胆的在活动中表达、表现自己对教师所创教育环境的感受,从而使教师能更及时、真实的了解教育对象,更好的促进他们的成长。
(3) 师幼互动幼利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形成合作的师幼互动,能使幼儿真正生活在自己的童年里,满足他们生存、发展、游戏、学习和受教育的需要。如。在《邮递马车》歌曲的欣赏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次表演活动。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表演什么、怎么表演,并可以随时求助。自主性带来了表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孩子们通过故事、图画、舞蹈动作,表现了歌曲的理解与感受。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和保护了孩子的参与意识,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培植和强化。这次活动可谓百花齐放,教师好孩子均从中获得美、创造美与表现美的体验。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创造与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