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早期阅读中孕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0日

内容摘要:早期阅读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在早期阅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一、通过问题,唤醒幼儿低级的阅读感知;二、创设环境,开通幼儿文本的阅读思维;三、营造氛围,促进幼儿愉悦的阅读创新;四、设置悬念,保持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早期阅读、兴趣、创新能力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学习书面语言做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而在实践中,早期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平等的阅读环境,并采用各种手段,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使幼儿在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在早期阅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通过问题,唤醒幼儿低级的阅读感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的好”。教师要善于唤起幼儿的兴趣,才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怎样唤起幼儿的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幼儿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例如:在绘本阅读《我的幸运一天》的封面上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和一个狡猾的狐狸,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让孩子观察封面,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觉得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为什么?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小猪是那么地弱小,而狐狸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体力都上胜过于小猪,包括孩子们从小对狐狸的认识经验——那就是狡猾,专做坏事,种种的一切都证明着它绝对是胜利的一方,所以大多数孩子的回答就是“这是狐狸的幸运一天”,可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们的思绪也随之起伏不定……其次、采用激发的方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经常采用讨论性提问:你觉得……会怎么样?假设性提问(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再以《我的幸运一天》为例,我用讨论性的提问:“狐狸说:‘现在你是最干净的小猪了,快进烤锅吧。’猜猜小猪这次有没有被狐狸吃掉,你觉得它还会对狐狸说什么话,狐狸才不会吃掉它呢?”有的小朋友说:“狐狸,你真笨啊,我的朋友那么多,你不会让我叫我的朋友来,然后等我的朋友一起来了再一起吃掉吗?狐狸听了就坐在那里等小猪的朋友了。”也有的说:“狐狸,你知道怎么烧我才好吃吗?快去找一本书来看看吧,然后狐狸就去找书。”还有的说:“狐狸,你不觉得我太瘦了吗?你不想等我长得肥一点再吃我吗?然后狐狸就等小猪长大。”……当孩子们看完故事,我又用逆因性的提问:“现在你觉得是谁的幸运一天了,为什么?”。孩子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把故事的过程无意识地再现了一次……这类多层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可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会乐意参加。同时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幼儿的创造性,只要有创造的火花,就要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创设环境,开通幼儿文本的阅读思维

幼儿阶段,由于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他们阅读一本读物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可见,幼儿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教师应经常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尊重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作品及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感到无任何压力,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状态,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早期阅读《三只蝴蝶》这一活动,我一改以往的早期阅读的教学模式,将幼儿的自由阅读活动转化为边制作图书边阅读的教学模式。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就以“图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来引导孩子们进行自由阅读,让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红蝴蝶、黄蝴蝶、蓝蝴蝶)以及三朵有着和蝴蝶一样颜色的小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在集体阅读的时候我又以  为重点(即下雨了,三只蝴蝶和红花的对话)揭示了故事的重点,为创编故事的下半部分提供了线索,充分给予了孩子们自由创编的想象机会,也给予了孩子们制作图书的机会。在创编的过程中发展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想象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分页著作图书,故事发展的情节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幼儿编的是:黄蝴蝶躲进了黄花里,红蝴蝶躲进了红花里,蓝蝴蝶躲进了蓝花里。也有的幼儿是这样编的:一只红蝴蝶躲进了红花里,黄蝴蝶和蓝蝴蝶躲进了另一朵花里。还有的幼儿画了一朵大大的五颜六色的七彩花,她的故事是这样的:三只蝴蝶在雨中飞来飞去,突然看到一朵很评论的彩色花,它们就一起飞过去说:彩色的花姐姐,能不能让我们到你的叶子底下躲躲雨。彩色的花说:“好啊,你们的颜色我身上都有,请进来吧。”……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啊!是孩子们的想象让故事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也真是孩子们的想象给予了故事新的内涵。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在阅读中,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达,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你讲得真棒”,“你讲得真好”等语言)、鼓励(“你真会动脑筋,讲得跟别人不一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甚至奖励(五角星、苹果娃娃等)。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和体现。

三、营造氛围,促进幼儿愉悦的阅读创新 

自由和谐的环境,使幼儿心情愉快,敢想敢说。同样在阅读活动中创造一个介绍自己想法的宽松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介绍自己的想法时,可刺激另一个同伴的思考,激起创造的火花。这时教师及时鼓励幼儿的观点,使之成为幼儿活动中再想象、再创造的引子。《猫和老鼠》这一动画片非常滑稽可笑,那只猫很傻,那个和在一起的小老鼠很聪明可爱,猫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抓小老鼠,但却总是中了小老鼠的计。别说是小孩子,大人也往往会被其极度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吸引住,常常会被逗得哈哈大笑。也真是这些形象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动画片中很少有角色之间的对白,这给予了孩子无限遐想的空间。在《猫和老鼠》这一媒体阅读中我进行了两次研讨。第一次活动我是让幼儿欣赏大部分的录象,结果孩子们的思维受到了牵制,想象得到了控制。在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边看边猜,给予了他们一个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也给予了他们一个充分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孩子们在看一段想一段的过程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创编情节“小老鼠会怎样来帮助小鸭,它们会想什么办法来对付大猫”这一环节中,我还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和谐的讨论氛围,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小鸭和小老鼠怎样来对付大猫的。孩子们各抒己见,新颖独特的想法由此产生。没多久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小鸭子和小老鼠都拿一张网放在门口,等猫进来的时候就罩住它;也有的说可以制造一个陷阱,里面放许多的针,让猫掉进去;还有的说:把窗户打开,小鸭子和小老鼠偷偷逃出去,请鸭妈妈来,它们几个一起对付大猫。在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及时地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肯定,并利用了“说说你的办法”、“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来激起孩子们积极地思考,大胆地讲述.就这样孩子们在边看着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边进行想象、创编,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设置悬念,保持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

在组织阅读活动中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以在图书中故事情节发展的精彩处或者关键的地方突然打住,促使幼儿想象和猜想,引发幼儿对阅读下个环节的期待,保护良好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早期阅读《11只猫做苦工》中,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悬念“11只猫明明是去旅行的,怎么会去做苦工呢?”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好奇的期待着答案。后面才知道原来这些猫是因为漠视了所有的“警示牌”还让怪兽有机可乘,抓去做苦工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思绪跟着这群小猫不断地跌宕起伏,相信11只小猫的经历让这些刚刚萌芽的童心在书中领悟到了一点点社会规则,它给孩子心灵的影响和我们的言传身教“把香蕉皮仍到垃圾桶里”所带来的说教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书里,他没有任何说教的言语,也不露丝毫训导的痕迹,而是巧妙地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这个道理碾得细细的、碎碎的,然后揉进了充满游戏精神的故事之中,让孩子慢慢地去咀嚼去回味。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界。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培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阅读教材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法,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在新的探索也让我认识到,阅读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帮助幼儿学习的一种工具,阅读更能愉悦幼儿的心情、陶冶幼儿的情操,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总之,加强幼儿早期阅读主要是帮助他们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而不是要求他们获得语言本身,即不要求掌握文字。因此,我们也不必急于让幼儿大量识字,而应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他们对文字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一些有关文字的知识,让他们学习如何阅读图书,为他们进入小学后正规系统地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